跳到主要内容

易图

中国方位图

星宿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月建与月将

日月每月交会一次,交位的宫位称为辰,一年交会十二次,故称十二辰。

月建也就是北斗星斗柄的指向,正月指向寅,依次是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

日月交会的位置也称月将,正月月将在亥,依次是戌、酉、申、未、午、巳、辰、卯、寅、丑、子,正好与黄道十二道顺序相反。

月建和月将的相合就是地支的相合。正月建寅,日月交会在亥,寅亥相合。二月建卯,日月交会于戌,卯戌相合。三月建辰,日月交会于酉,辰酉相合。四月建巳,日月交会于申,巳申相合。

五月建午,日月交会于未,午未相合。六月建未,日月交会在午;七月建建申,日月交会在巳;八月建酉,日月交会在辰;九月建戌,日月交会在卯;十月建亥,日月交会在寅;十一月建子,日月交会在丑;十二月建丑,日月交会在子。

六壬式盘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星宿与节气图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八卦二十四方位图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八卦二十四节气图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淮南子》二十四节气图

两维之间九十一度(也)十六分度之五〔1〕,而升日行一度〔2〕,十五日为一节,以生二十四时之变〔3〕。 斗指子〔4〕,则冬至〔5〕,音比黄钟〔6〕。加十五日指癸,则小寒〔7〕,音比应钟〔8〕。加十五日指丑,则大寒〔9〕,音比无射〔10〕。加十五日指报德之维,则越阴在地〔11〕,故曰距日冬至四十六日而立春〔12〕,阳气冻解,音比南吕〔13〕。加十五日指寅,则雨水〔14〕,音比夷则〔15〕。十五日指甲〔16〕,则雷惊蛰〔17〕,音比林钟〔18〕。加十五日指卯,中绳,故曰春分〔19〕,则雷行,音比蕤宾〔20〕。加十五日指乙,则清明风至〔21〕,音比仲吕〔22〕。加十五日指辰,则谷雨〔23〕,音比姑洗〔24〕。加十五日指常羊之维,则春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夏〔25〕。大风济〔26〕,音比夹钟〔27〕。加十五日指巳,则小满〔28〕,音比太蔟〔29〕。加十五日指丙,则芒种〔30〕,音比大吕〔31〕。加十五日指午,则阳气极,故曰有四十六日而夏至〔32〕,音比黄钟。加十五日指丁,则小暑〔33〕,音比大吕。加十五日指未,则大暑〔34〕,音比太蔟。加十五日指背阳之维,则夏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秋〔35〕,凉风至,音比夹钟。加十五日指申,则处暑〔36〕,音比姑洗。加十五日指庚,则白露降〔37〕,音比仲吕。加十五日指酉,中绳,故曰秋分〔38〕。雷戒〔39〕,蛰虫北乡〔40〕,音比蕤宾。加十五日指辛,则寒露〔41〕,音比林钟。加十五日指戌,则霜降〔42〕,音比夷则。加十五日指蹄通之维,则秋分尽,故曰有四十六日而立冬〔43〕,草木毕死,音比南吕。加十五日指亥,则小雪〔44〕,音比无射。加十五日指壬,则大雪〔45〕,音比应钟。加十五日指子〔46〕,故曰阳生于子,阴生于午〔47〕。阳生于子,故十一月日冬至,鹊始加巢〔48〕,人气钟首〔49〕。阴生于午,故五月为小刑〔50〕,荠、麦、亭历枯〔51〕,冬生草木必死。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由此说明罗盘中的24坐山的方位也即是天文中应用的方位。

周易天盘图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先天八卦纳甲与月象

纳甲歌诀

乾金甲子外壬午,坤土乙未外癸丑。

艮土丙辰外丙戌,兑金丁巳外丁亥。

坎水戊寅外戊申,离火己卯外己酉。

震木庚子外庚午,巽木辛丑外辛未。

  • 乾纳甲壬 坤纳乙癸

  • 艮纳丙 兑纳丁

  • 震纳庚 巽纳辛

  • 坎纳戊 离纳己

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月满月亏凸月下弦月残月乾1兑2离3震4巽5艮7坤8兑2离3震4坤8艮7坎6巽5兑2离9巽4震3艮8坎1乾6兑7坤2

下图为stellarium中生成的月亮从初一至三十的运轨迹。其轨迹是从西南与东北方穿过,周易参同契曰坤乙三十日。东北丧其朋

农历27日月相如下,东北丧其朋,阳渐消,阴渐全故曰丧朋。

五音十二律

五音
五行
数字54321
四季长夏

五音与孟仲季

古代还用孟、仲、季表示每季的三个月,即:

正月为孟春 二月为仲春 三月为季春

四月为孟夏 五月为仲夏 六月为季夏

七月为孟秋 八月为仲秋 九月为季秋

十月为孟冬 十一月为仲冬 十二月为季冬

地支
月份十一月十二月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八月九月十月
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沈括《梦溪笔谈》曰 “六十甲子有纳音,鲜原其意。盖六十律旋相为宫法也。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纳六十音也。凡气始于东方而右行,音起于西方而左行,阴阳相错而生变化。所谓气始于东方者,四时始于木,右行传于火,火传于土,土传于金,金传于水。所谓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左旋传于火,火传于木,木传于水,水传于土(纳音与《易》纳甲同法。乾纳甲而坤纳癸,始于乾而终于坤。纳音始于金,金、乾也,终于土,土、坤也)。  

《蠡海集》曰:“万物之所为以生者必由气。气者何?金也。金受气顺行则为五行之体,逆行则为五行之用。顺行为五行之体者,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冬至起历之元,自冬而春,春而夏,夏而长夏,长夏而归于秋,返本归原而收敛也。逆行为五行之用者,金用矿而从革,于火以成材,成材则为有生之用。然火非木不生,必循木以继之,木必依水以滋荣,水必托土以止畜,故木而水,水而土。是则四行之类土以定位。故大挠作甲子,分配五行为纳音,盖金能受声而宣气故也。法曰:甲娶乙妻,隔八生子,子生孙而后行,继代其位。初一曰金。金为气居先,甲子为受气之始,甲娶乙妻,隔八壬申是为子矣。壬娶癸妻,隔八庚辰是为孙矣。庚娶辛妻,隔八戊子火代其位。次二曰火。戊继其后,戊娶己妻,隔八丙申是为子矣。丙娶丁妻,隔八甲辰是为孙矣。甲娶乙妻,隔八壬子木代其位。次三曰木。壬继其后,壬娶癸妻,隔八庚申是为子矣。庚娶辛妻,隔八戊辰是为孙矣。戊娶己妻,隔八丙子水代其位。次四曰水。丙继其后,丙娶丁妻,隔八甲申是为子矣。甲娶乙妻,隔八壬辰是为孙矣。壬娶癸妻,隔八庚子土代其位。次五曰土。庚娶辛妻,隔八戊申是为子矣。戊娶己妻,隔八丙辰是为孙矣。丙娶丁妻,隔八甲子金复代其位。甲午乙未起如前法。是故有五子归庚之说。道家者流取其义用配五方之位,自子干头数至庚字,则为其数。甲子金自甲数至七逢庚,则西方金得七气。戊子火自戊数至三逢庚,则南方火得三气。壬子木自壬数至九逢庚,则东方木得九气。丙子水自丙数至五逢庚,则北方水得五气。庚子土则自得一,为中方一气。是为五子归庚也。乃知金者受气之先,顺行则为五行之体,逆行则为五行之用。故六十甲子纳音者以充万物之用”。 

  • 气为金 与道书中以坎中金喻先天一气其理一也。

  • 即纳音是纳甲为体取象,如纳音始于金,金、乾也,终于土,土、坤也。始乾终于坤是单纯以象来说(即是先八卦图),用方位或五行来讲则是以后天八卦从西方兑卦逆行由西方金到南方火,同南方火到东方木,由东方木到北方水,由北方水到中央土,由中央土到西方金。

  • 纳甲也是用先天八卦为象来描述月相的阴晴圆缺,但是以方位来讲则是要用后天八卦看,如蛾眉月用震卦表示一阳初生,震纳庚,庚属于西方,则是说明月亮出现在西方的时候是峨眉月即震象。所以描述方位要用后天卦来看,描述象则是以先天卦看,要结合看。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纳音之法:同类娶妻,隔八生子,此律吕相生之法也。五行先钟而后孟,孟而后季,此遁甲三元之纪也。甲子金之仲(黄钟之商),同位娶乙丑(大吕之商同位谓甲与乙丙与丁之类,下皆仿此),隔八下生壬申,金之孟(夷则之商隔八谓大吕下生夷则也,下皆仿此)。壬申同位娶癸酉(南吕之商),隔八上生庚辰,金之季(姑洗之商此金三元终若只以阳辰言之则依遁甲顺传仲孟季若兼妻言之则逆传仲季也)。庚辰同位娶辛巳(仲吕之商),隔八下生戊子,火之仲(黄仲之徵,金三元终则左行传南方火也)。戊子娶己丑(大吕之徵),生丙申,火之孟(夷则之徵)。丙申娶丁酉(南吕之徵),生甲辰,火之季(姑洗之徵)。甲辰娶乙巳(仲吕之徵),生壬子,木之仲(黄钟之角火三元终则左行传于东方木)。如是左行至于丁巳仲吕之宫,五音一终。复自甲午金之仲娶乙未,隔八生壬寅,一如甲子之法,终于癸亥(谓蕤宾娶林钟上生太簇之类)。子至于巳为阳,故自黄钟至于仲吕皆下生。自午至于亥为阴,故自林钟至于应钟皆上生”。  

  • 同类取妻即甲与乙,丙与丁,戊与己,庚与辛,壬与癸。

  • 五行主四季,每季分孟月 仲月 季月三月。

  • 五音逆行顺序金->火->木->水->土之仲

1.甲子乙丑 金之仲->壬申、癸酉 金之孟->庚辰、辛巳 金之季,金之五音终.

2.金传火即(由庚辰起数隔8)戊子、己丑 火之仲-> 丙申、丁酉 火之孟 -> 甲辰、乙巳 火之季,火之五音终.

  1. 火传木即(由甲辰起数隔8)壬子、癸丑 木之仲 -> 庚申、辛酉 木之孟 -> 戊辰、己巳 木之季,木之五音终.

4.木传水即(由戊辰起数隔8)丙子、丁丑 水之仲 -> 甲申、乙酉 水之孟 -> 壬辰、癸巳 水之季,水之五音终.

5.水传土即(由壬辰起数隔8)庚子、辛丑 土之仲 -> 戊申、己酉 土之孟 -> 丙辰、丁巳 土之季,土之五音终.

至此,五音金火木水土全终, 已得30组纳音.

  1. 复从甲午 乙未 为金之仲开始隔8生子即:

六十甲子配五行纳音表

60甲子取纳音是取象于音律的合和之象,即音有五行有阴阳,五行冲合以为音乐,概取此象来表明干与支冲合之后的五行状态.

同类娶妻,阳干为夫,阴干为妻即甲与乙,隔八生子即是甲子与乙丑是同位,隔八生子即是从甲子数隔八位为壬申,壬申取同位即壬申与癸酉同位,壬申再隔8位为庚辰金,其他余以类推.

  1. 以金为始,连生三元金即仲金 孟金 季金或称上元金 中元 下元金.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金之仲 上元金1; 壬申、癸酉,配剑锋金 金之孟 中元金2; 庚辰、辛巳,配白蜡金 金之季 下元金3;

  2. 金传火,接上庚辰下数8位至 戊子

戊子、己丑,配霹雳火 火之仲 上元火 4 ; 丙申、丁酉,配山下火 火之孟 中元火 5; 甲辰、乙巳,配覆灯火 火之季 下元火 6 ;

3.火传木,接上甲辰下数8位至壬子

壬子、癸丑,配桑柘木 木之仲 上元木 7;庚申、辛酉,配石榴木 木之孟 中元木 8 ; 戊辰、己巳,配大林木 木之季 下元木 9;

  1. 木传水,接上戊辰下数8位至丙子

丙子、丁丑,配涧下水 水之仲 上元水 10; 甲申、乙酉,配泉中水 水之孟 中元水 11 ;壬辰、癸巳,配长流水 水之季 下元水 12 ;

  1. 水传土,接上壬辰下数8至 庚子、辛丑,配壁上土 土之仲 上元土 13; 戊申、己酉,配大驿土 土之孟 中元土 14; 丙辰、丁巳,配沙中土 土之季 下元土 15;

至此,五音金火木水土全终, 已得30组纳音.

  1. 复从甲午 乙未 为金之仲开始隔8生子即:

甲午、乙未,配沙中金 金之仲 上元金 16;壬寅、癸卯,配金箔金 金之孟 中元金 17;庚戌、辛亥,配钗钏金 金之季 下元金18;

  1. 金传火接上庚戌起数隔8即:

戊午、己未,配天上火 火之仲 上元火 19 ;丙寅、丁卯,配炉中火 火之孟 中元火 20 ; 甲戌、乙亥 ,配山头火 火之季 下元火 21;

  1. 火传木接上甲戌起数隔8即: 壬午、癸未,配杨柳木 木之仲 上元木 22 ;庚寅、辛卯,配松柏木 木之孟 中元木 23;戊戌、己亥,配平地木 木之季 下元木 24;

  2. 木传水接上戊戌起数隔8即:

丙午、丁未,配天河水 水之仲 上元水 25; 甲寅、乙卯,配大溪水 水之孟 中元水 26;壬戌、癸亥,配大海水 水之季 下元水 27。

  1. 水传土接上壬戌起数隔8即:

庚午、辛未,配路旁土 土之仲 上元土 28; 戊寅、己卯,配城头土 土之孟 中元土 29;丙戌、丁亥,配屋上土 土之季 下元土 30;

分隔线,数字即为纳音顺序,1-15由甲子起金, 16-30由甲午起金.每一音按顺序分为仲季孟,连生三子后换五行,如甲子乙丑1生壬申癸酉2生庚辰辛巳3,三元已终换五行纳音,由金传火,余以类推.

甲子、乙丑,配海中金 金之仲 上元金1; 丙寅、丁卯,配炉中火 火之孟 中元火 20 ; 戊辰、己巳,配大林木 木之季 下元木 9;

庚午、辛未,配路旁土 土之仲 上元土 28; 壬申、癸酉,配剑锋金 金之孟 中元金2; 甲戌、乙亥 ,配山头火 火之季 下元火 21;

丙子、丁丑,配涧下水 水之仲 上元水 10; 戊寅、己卯,配城头土 土之孟 中元土 29; 庚辰、辛巳,配白蜡金 金之季 下元金3;

壬午、癸未,配杨柳木 木之仲 上元木 22 ; 甲申、乙酉,配泉中水 水之孟 中元水 11 ; 丙戌、丁亥,配屋上土 土之季 下元土 30;

戊子、己丑,配霹雳火 火之仲 上元火 4 ; 庚寅、辛卯,配松柏木 木之孟 中元木 23; 壬辰、癸巳,配长流水 水之季 下元水 12 ;

甲午、乙未,配沙中金 金之仲 上元金 16; 丙申、丁酉,配山下火 火之孟 中元火 5; 戊戌、己亥,配平地木 木之季 下元木 24;

庚子、辛丑,配壁上土 土之仲 上元土 13; 壬寅、癸卯,配金箔金 金之孟 中元金 17; 甲辰、乙巳,配覆灯火 火之季 下元火 6 ;

丙午、丁未,配天河水 水之仲 上元水 25; 戊申、己酉,配大驿土 土之孟 中元土 14; 庚戌、辛亥,配钗钏金 金之季 下元金18;

壬子、癸丑,配桑柘木 木之仲 上元木 7; 甲寅、乙卯,配大溪水 水之孟 中元水 26; 丙辰、丁巳,配沙中土 土之季 下元土 15;

戊午、己未,配天上火 火之仲 上元火 19 ; 庚申、辛酉,配石榴木 木之孟 中元木 8 ; 壬戌、癸亥,配大海水 水之季 下元水 27。

其他:

我们介绍了纳音一种五行的推算方法,这种推算方法叫做同位取妻,隔八生子。所谓同位也就是同类,指的是相邻两组天干五行相同的干支,比如甲子和乙丑相邻,天干五行都属木,又比如壬申和癸酉相邻,天干五行都属水,这就叫同类,也叫同位。 娶妻,表示天干地支阴阳各异,但是纳音五行是相同的。比如甲子跟乙丑,甲子是阳,乙丑为阴,阴阳各异,但是它们的五行是相同的。 隔八,就是按照六十甲子的顺序数8位,比如甲寅是开始顺数乙卯1,丙辰2,丁巳3,戊午4,已未5,庚申6,辛酉7,壬戌8,到了壬戌就是隔了八位了,这叫隔八字。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生子,就是纳音五行相同,经过三元一周期之后再生出另外一种五行。每一种五行各有三元周期。然后再转变成另一种五行,比如甲子娶乙丑为妻,为上元金。甲子隔八位,壬申娶癸酉为中元金,那么壬申就是甲子乙丑所生之子。壬申再隔八位是庚辰,庚辰娶辛巳为妻,为下元金,到这里已经有三代金。甲子乙丑一代,壬申癸酉一代,庚辰辛巳一代。 三元循环完成。庚辰再隔八位是戊子,按照五音的顺序是金火木水土这个顺序,那么戊子就是火纳音,戊子又娶已丑为妻,是上元火。戊子隔八位是丙申,丙申娶丁酉为中元火,然后丙申再隔八字为甲辰,甲辰再娶乙巳为下元火。到这里从戊子已丑到甲辰已经有三元的火,到这里完成。甲辰隔八位是壬子,壬子娶癸丑为妻为上元木,壬子隔八位到庚申,庚申娶辛酉为妻为中地木,庚申隔八位为戊辰,戊辰娶已巳为下元木。又有三代木,木五行的三元循环完成。

戊辰隔八位是丙子是水,丙子的纳音是水。丙子娶丁丑为上元水,丙子隔八位是甲申,甲申娶乙酉为中元水,甲申隔八位是壬辰,壬辰娶癸巳为下元水,那么从丙子丁丑到壬辰癸巳已经有三代的水,三元循环完成。

壬辰隔八位是庚子,庚子音为土,庚子娶辛丑为上元土,庚子隔八位是戊申,戊申娶已酉是中元土,戊申隔八位是丙辰,丙辰娶丁巳是下元土,那么从庚子辛丑到丙辰丁巳已有三代土,又一个三元循环完成。

我们来看从甲子乙丑金到丙辰丁巳土,五行已经全备了,到这里已经有30组干支。这个纳音小成。然后又从甲午娶乙未为上元金开始,按照前面我所讲的同位娶妻隔八生子的方法,依照三元周期法,五音循环的顺序,一直推算到丙戌丁亥土为止。 那么六十甲子纳音五行完毕,为纳音大成。

60甲子

六十甲子分别为:

甲子、乙丑、丙寅、丁卯、戊辰、已巳、庚午、辛未、壬申、癸酉、

甲戌、乙亥、丙子、丁丑、戊寅、已卯、庚辰、辛巳、壬午、癸未、

甲申、乙酉、丙戌、丁亥、戊子、已丑、庚寅、辛卯、壬辰、癸巳、

甲午、乙未、丙申、丁酉、戊戌、已亥、庚子、辛丑、壬寅、癸卯、

甲辰、乙巳、丙午、丁未、戊申、已酉、庚戌、辛亥、壬子、癸丑、

甲寅、乙卯、丙辰、丁巳、戊午、已未、庚申、辛酉、壬戌、癸亥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纳音五行分三元应乐律隔八相生图

纳音五行分三元应乐律隔八相生图

星纪十二次

木星运行周期是11.86年,配12宫。每年行一宫,这样会出超辰的现象。所以12宫每宫配5天干可以精确描术木星的位置。具体可了解五音十二律。

岁星即是木星,木星的真实运行轨迹是由子-》亥方向逆转,也称为岁阳。

而常用的十二宫是子-》丑 顺行,所以假想一个太岁来描术木星。太岁就是流年太岁。也叫太阴。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星纪十二次是用来描述木星的轨迹,即是年,而十二宫是观测的太阳的位置,即是月。年也称太岁,即是用假想的一个物体来描术木星的位置。岁阴顺转,岁阳逆转。

岁阴(太岁)名称与十二辰

太岁名称与十二辰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寅 摄提格

卯 单阏

辰 执徐

巳 大荒落

午 敦牂

未 协洽

申 涒滩

戌 作噩

戌 阉茂

亥 大渊献

子 困敦

丑 赤奋若

岁阴(太岁)星纪与十二辰

太岁宫位与十二辰的对应关系

寅(析木)

卯(大火)

辰(寿星)

巳(鹑尾)

午(鹑火)

未(鹑首)

申(实沈)

酉(大梁)

戌(降娄)

亥(娵訾)

子(玄枵)

丑(星纪)

岁星(岁阴)与星纪

即岁星的实际所在星纪位置

与岁阳(即太岁的位置正好相反)

寅 星纪

卯 玄枵

辰 娵訾

巳 降娄

午 大梁

未 实沈

申 鹑首

酉 鹑火

戌 鹑尾

亥 寿星

子 大火

丑 析木

十天干岁阳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甲 (阏逢) 乙 (旃蒙) 丙 (柔兆) 丁 (强圉) 戊 (著雍) 己 (屠维) 庚 (上章) 辛 (重光) 壬 (玄黓) 癸 (昭阳)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五运六气

天门位西北,先天卦为艮位。

地户位东南,先天卦为兑位。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命理八字之十干合化与医道五运六气同源于此。

太玄图

太极与节气

下图是网友分享的一张水书上的一副图,由此图可以表示太极的鱼眼即是太阳与月亮,也就是太极的两仪,两仪生四象,即四时即是四象。

  • 按一月来讲阳仪表示正月初一至十五的月相,阳仪的鱼眼阴即是初一至十五在月亮背对着地球的另一面是阴,阴仪表示十五至三十的月相,阴仪的鱼眼阳表示十五至三十背对着地球的另一面是阳。背对着地球对人的影响小估为鱼眼,但也是日月变化的终始点。

  • 张至顺道长曾说过对于人来讲,左眼为阳,右眼为阴,左右眼是人身太极的两仪,其理与下图一至。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太极

非覆即变图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这里输入图片描述

乾坤坎离为上篇之用,兑艮震巽为下篇之用也。

颐 中孚 大过 小过为二篇之正。

是以《易》始于乾坤,中于坎离,终于既济未济。而泰否为上经之中,咸恒为下经之首,皆言乎其用也。

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

  • 先天八卦为体,后天八卦为用。

凡一卦变六十三卦者,计之如下:

一个六爻卦:   

凡一爻变者可得六卦;   

凡两爻变者可得十五卦;   

凡三爻变者可得二十卦;   

凡四爻变者可得十五卦;   

凡五爻变者可得六卦;   

凡六爻变者可得一卦;   

凡六爻不变者可得一卦。

这就是任何一个六爻卦皆可变出六十三卦,加本卦即不变卦共有六十四卦,总可布出四千零九十六个“小成图”的必然性;也就是“观变于阴阳而立卦”的内容。

大成图为64卦,小成图为4096

乾1兑2离3震4巽5坎6艮7坤8兑2离3震4坤8艮7坎6巽5兑2离9巽4震3艮8坎1乾6兑7坤2

洛书范数-断易天机

河图象数-断易天机

先天八卦图-断易天机

后天八卦图-断易天机

后天八卦方位图-断易天机

八字生克

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

易图unicode

太极

  • 太极 ☯

两仪

  • 阴爻 ⚋

  • 阳爻 ⚊

四象

  • 太阳 ⚌

  • 少阴 ⚍

  • 少阳 ⚎

  • 太阴 ⚏

八卦

  • 乾 ☰

  • 兑 ☱

  • 离 ☲

  • 震 ☳

  • 巽 ☴

  • 坎 ☵

  • 艮 ☶

  • 坤 ☷

64卦

  1. 乾为天 ䷀
  2. 坤为地 ䷁
  3. 水雷屯 ䷂
  4. 山水蒙 ䷃
  5. 水天需 ䷄
  6. 天水讼 ䷅
  7. 地水师 ䷆
  8. 水地比 ䷇
  9. 风天小畜 ䷈
  10. 天泽履 ䷉
  11. 地天泰 ䷊
  12. 天地否 ䷋
  13. 天火同人 ䷌
  14. 火天大有 ䷍
  15. 地山谦 ䷎
  16. 雷地豫 ䷏
  17. 泽雷随 ䷐
  18. 山风蛊 ䷑
  19. 地泽临 ䷒
  20. 风地观 ䷓
  21. 火雷噬嗑 ䷔
  22. 山火贲 ䷕
  23. 山地剥 ䷖
  24. 地雷复 ䷗
  25. 天雷无妄 ䷘
  26. 山天大畜 ䷙
  27. 山雷颐 ䷚
  28. 泽风大过 ䷛
  29. 坎为水 ䷜
  30. 离为火 ䷝
  31. 泽山咸 ䷞
  32. 雷风恒 ䷟
  33. 天山遁 ䷠
  34. 雷天大壮 ䷡
  35. 火地晋 ䷢
  36. 地火明夷 ䷣
  37. 风火家人 ䷤
  38. 火泽睽 ䷥
  39. 水山蹇 ䷦
  40. 雷水解 ䷧
  41. 山泽损 ䷨
  42. 风雷益 ䷩
  43. 泽天夬 ䷪
  44. 天风姤 ䷫
  45. 泽地萃 ䷬
  46. 地风升 ䷭
  47. 泽水困 ䷮
  48. 水风井 ䷯
  49. 泽火革 ䷰
  50. 火风鼎 ䷱
  51. 震为雷 ䷲
  52. 艮为山 ䷳
  53. 风山渐 ䷴
  54. 雷泽归妹 ䷵
  55. 雷火丰 ䷶
  56. 火山旅 ䷷
  57. 巽为风 ䷸
  58. 兑为泽 ䷹
  59. 风水涣 ䷺
  60. 水泽节 ䷻
  61. 风泽中孚 ䷼
  62. 雷山小过 ䷽
  63. 水火既济 ䷾
  64. 火水未济 ䷿